秋风中,贵州省六盘水市水城县米箩镇黔恒农业发展公司猕猴桃基地里,工人们双手“左右开弓”,熟练地采摘已经成熟的猕猴桃,丰收的喜悦溢于言表……“猕猴桃”是这个秋天六盘水人的热词。
(g3 kiwifruit)
作为“中国野生猕猴桃之乡”、我国重要的猕猴桃种质资源库,六盘水市是业内认定的全球高品质猕猴桃最佳产区之一。20年前,红心猕猴桃首先在六盘水市水城区“安家”,如今,已有种植面积20余万亩。猕猴桃产业在好山、好水、好空气中茁壮成长,随处可见的猕猴桃果园,成为乌蒙山深处一道道独特的风景线。
▲阳光金果▲
一个产业就是一面镜子,映射出农业整体形态。一颗猕猴桃产销两旺的背后,是六盘水全力推进产业兴旺,加快农业现代化步伐的扎实作为和创新思路。
(黄心猕猴桃阳光金果)
建设标准园区,引领提质增效
不能躺在“功劳簿”上“睡大觉”,要在提升产量和产值上找出路。进入新发展阶段,围绕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今年初,六盘水提出以“产量产值双提升”为目标,以标准化生产为主线,以完善基础设施、加强产业管护为重点,加快现代化基地建设,促进猕猴桃产业提质增效。力争通过4年努力,到2024年全市建成猕猴桃“吨产园”10万亩。
(猕猴桃苗)
一石激起千层浪,乌蒙山深处的20余万亩的猕猴桃园里,果农干劲十足,争相朝着“吨产园”的目标努力。
(软枣猕猴桃)
“为抓好猕猴桃‘吨产园’建设工作,今年以来,六盘水市农业农村局及市猕猴桃专班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任务分解及分工,编制《六盘水市猕猴桃产业高质量发展‘吨产园’建设行动方案(2021-2024年)和《六盘水市2021年猕猴桃产业高质量发展“吨产园”建设实施方案》,有序推进贵州六盘水市红心猕猴桃‘吨产园’建设工作。”六盘水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猕猴桃专班班长胡兴建介绍说。
(新西兰佳沛果园)
(sungold金奇异果采摘)
从春天花开缤纷到秋天果实累累,六盘水猕猴桃园里人潮涌动,“强根基”的建设曲、“壮筋骨”的管护曲、“硬内功”的科研曲、“涨形象”的品质曲、“激活力”的保障曲……一首首勤劳的歌曲在果园次第奏响,286公里的基地引水管网、146公里的运输通道、4万亩的节水灌溉、2.8万亩的水肥一体化建设如期完成,为产业的提质增效提供了坚实保障。
▲阳光金果G3猕猴桃
“从目前猕猴桃测产测效结果来看,全市猕猴桃生产能力有了明显提高,产量从去年的2.5万吨增加到今年3万余吨;产值从去年的7亿元增加到今年9亿元。”近日,在黔恒农业发展公司猕猴桃基地举行的2021年凉都猕猴桃产业新闻发布会上,胡兴建介绍道。
▲六盘水红心猕猴桃
通过政府引导、市场运作、企业投入、项目扶持、农民参与保底分红的模式,六盘水凉都猕猴桃产业发挥出产业优势,激活了农村的自然资源、存量资产、人力资本,促进了农业增产增效,农民生活增收,农村生态增值,真正实现了“零资金投入,零距离就业,零风险发展”的“产业振兴”。
(黄心猕猴桃)
培强新型主体,联结千家万户
“我家有20亩地,这20亩原来是种玉米,玉米收来喂猪和酿酒,最多的一年也只卖了7000多元。”在黔恒农业发展公司猕猴桃基地,正在采摘猕猴桃的叶华飞说,村里发展猕猴桃产业之后,她家就把土地流转给公司,她和丈夫也进入公司工作,一家人带着土地都投入到猕猴桃产业里去了。
(黄心猕猴桃)
“现在一亩地的流转费是800元,我每个月的工资是2500元到3000元,再加上我老公,这两年家里年收入都在十几万元。”叶华飞说。
(贵州水城红心猕猴桃)
水城县猴场村的郭继雷,是六盘水第一批参与种植猕猴桃的农户,他种的猕猴桃,一亩收入超过3万元,早就跨过贫困线,过上了幸福甜蜜的小日子。
▲sungold g3 kiwifruit vine
“我们每天工作8小时,一天工资有70元,加班还有加班费。”六枝特区大用猕猴桃产业园基地,骂冗村的李春琼、李德琴姐妹俩每人每月收入2000元,加上土地入股分红,一年下来各家收入也有2万余元。“村里有了猕猴桃产业,就不再外出打工了!”姐妹俩高兴地说。
(黄心猕猴桃)
在水城县现代农业产业园,猕猴桃是“第一金果”。以猕猴桃为主导产业,园区大力推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形成了集生产、加工、物流、研发、示范、服务功能于一体的产业体系,被认定为“国家级出口食品农产品(猕猴桃)质量安全示范区”和“国家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创建区”。产品销往全国各地和加拿大、俄罗斯市场,农旅融合年接待游客100万人次以上,成为引领贵州农业现代化的排头兵和乡村产业兴旺的新样板。
▲阳光金果G3猕猴桃
六盘水市农业农村局局长李明介绍,通过实施猕猴桃“吨产园”建设行动,全市涌现了一批高质高产高效的猕猴桃生产基地,如水城猴场乡、米箩镇和六枝龙河镇等猕猴桃“吨产园”示范乡镇;水城米箩镇铜厂村、猴场乡猴场村和六枝龙河镇陇木村等猕猴桃“吨产园”示范村;黔恒公司、乐丰公司、林投公司等猕猴桃“吨产园”优秀企业;晏庭银、张以华、范存学等平均亩产超过1.5吨的猕猴桃“吨产园”家庭农场。
(魅力金果猕猴桃)
如今,六盘水猕猴桃产业面积超过20余万亩,覆盖14.86万人。每年提供就业岗位660万-700万人次,促进务工总收入达2.2亿元到2.5亿元,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中,猕猴桃产业成效显著,为实现“一达标两不愁三保障”作出了积极贡献。
▲贵州水城红心猕猴桃
接通产业链条,助力提档升级
把果品优势转化为产品优势、效益优势,关键在于提升现实生产力。推行集约化生产是重要抓手,实现标准化生产更是制胜法宝。
(新西兰佳沛果园)
六盘水的红心猕猴桃8月中下旬才开始成熟。“猕猴桃最后一个月是转糖期,外面看大小是一样的,但这是品质形成的关键期。”黔恒农业发展公司负责人何荣海说,为了杜绝抢市场而提早采摘,公司统一品种,统一标准,一定要把关系老百姓生计的产业做好。
六盘水市作为“国家级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猕猴桃作为地方特色产业,老百姓也很理解公司对每一个细节的苛刻要求。
(黄心猕猴桃阳光金果)
“果园始终坚持口碑与品牌并重,不催熟、无农药、无化肥,走绿色生态种植路,吃进嘴里一口,都是大自然的味道。”何荣海认为,想把区域公用品牌运营好,专业化分工和集团化作战是关键。
果子要卖出去有利润了,老百姓才能有收益,但何荣海并不担心这件事,作为负责收购基地猕猴桃的六盘水市农投公司,有专业团队开拓全国市场,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模式销售。
▲贵州水城红心猕猴桃
“夏末初秋,邂逅美味惊喜。”成为贵州邮政“黔邮乡情”平台上推介六盘水红心猕猴桃的广告语。在当地政府和邮政的大力支持下,通过“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大力发展猕猴桃种植业,依托邮政线上线下的渠道资源优势,一颗颗红心猕猴桃走出大山,走进全国人民的果盘,农民、地方政府和企业创造出了“新农业”形态。
(黄心猕猴桃阳光金果)
猕猴桃鲜果是“凉都弥你红”销售的核心产品。“我们建设了万吨级的冷链物流中心,可以实现猕猴桃长达9个月的保鲜存储,有效提升了果品货架期和商品价值。”六盘水市农投公司总农艺师张辉介绍。
为延伸产业链条,六盘水建成了“凉都弥你红”生态食品加工园进行猕猴桃精深加工,现已形成果酒1万吨、饮料5000吨的产能。截至今年6月底,生产猕猴桃果酒21.6吨、原浆114.8吨、猕猴桃蒸馏酒6.8吨、猕猴桃饮料132吨、猕猴桃果浆114.8吨。
(黄心猕猴桃)
这几天,何荣海正忙着组织工人采摘成熟的果子。这一季红心猕猴桃采摘后,等着他的,是冬剪修枝、绑枝条、施冬肥,搞冬灌、抹芽、授粉、套袋、除草、夏剪……又一个充满希望的四季轮回。
(猕猴桃苗)
“从某种意义来说,猕猴桃产业的实践,也是乡村治理体系的实践,更是乡村振兴战略的实践。”李明说,六盘水猕猴桃的发展历程,既是一段产业发展升级之路,也是一段乡村振兴探索之路。不管是在水城百里猕猴桃产业带,还是在六枝木岗至龙河猕猴桃产业带,猕猴桃产业的发展,壮大了产业、改善了生态、绿化了乡村。通过猕猴桃产业,把分散的土地、分散的农民、分散的组织有效聚集起来,优化了乡村经济治理、社会治理、组织治理,展开了一幅“农业强、生态美、百姓富”的新画卷。
(黄心猕猴桃)
六盘水市的猕猴桃知名度不断提高,更离不开技术服务的不断完善。该市把农民脱贫增收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引导农民投身产业扶贫的大业中,切实增强农民参与现代农业的自身素质和技能,打造了一批“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2019年先后邀请中科院武汉植物园、省科学院、省农科院、贵州大学等猕猴桃专家,来六盘水市开展技术服务60余次,累计培训5000余人次。同时,市农业农村局还成立了猕猴桃专班,开展全市猕猴桃管护调研,针对调研时发现的问题立即通知各县区及时整改。六盘水共补苗10余万株,覆盖猕猴桃果17350亩,完成了损毁干架的修复与替换。在抓好秋冬管护方面,截至目前,全市共完成冬季施肥面积11.69万亩,其中六枝特区1.8万亩,水城县9.89万亩;完成果园翻耕面积10.4万亩,其中六枝特区0.5万亩,水城县9.89万亩;完成猕猴桃果园修剪2.5万亩,其中六枝特区1.5万亩,水城县1万亩;完成绑枝绑蔓2.1亩,其中六枝特区1.2亩,水城县0.9万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