菌核病是猕猴桃果实的三大病害之一。
在潮湿季节,腐烂的花组织保持柔软,其上滋生有白色菌丝体,这些菌丝体通常聚集成直径1-3毫米的紧密结状,并可能会变黑变硬形成菌核
病变很少发生在洁净、裸露的果实表面,而通常是集中出现在有病蕾或花器碎屑(特别是衰老的雄蕊和花瓣)附着的果实表面,或容易使水滴滞留的果实与果实/叶片/叶柄/果柄相挨的部位。
在气温25~30℃时的雨后很容易爆发,初期在花器残体附着点病菌孢子萌发,从果面气孔侵染果皮果肉组织,形成黑色或深褐色小点;高温高湿下,病菌繁殖很快,花器残体下的病斑小点在一夜之间可以使果肉出现小米粒到黄豆粒大小的褐色腐烂的软组织斑,异味不明显,病斑中心可有褐色或水状汁液滲出;1~3天果实邻近花器残体的组织全部腐烂,重者可深达髓部。
休眠期全园(地面、植株、道路及周边草丛)大剂量喷施石硫合剂彻底清园。
在开花中期到花瓣脱落期施用二甲酰亚胺类杀菌剂异菌脲(扑海因)和乙烯菌核利(农利灵)、苯并咪唑类杀菌剂苯菌灵(此时正是子囊孢子降落、花组织遭受侵染的高危期)。
某些产季,在开花晚期至花瓣脱落早期一次性彻底施用就足以防治病菌在衰老花器组织腐生。可是,在潮湿季节,有必要在花期间和花瓣脱落后额外喷施。
(猕猴桃果园基地)
遗憾的是,灰霉菌已经对用于防治核盘菌的杀菌剂(二甲酰亚胺类和苯并咪唑类)产生了抗性,所以,为避免灰霉菌抗药性的进一步发展,只有在必要时才喷药防治核盘菌,也就是只有在果园有菌核病病史且预报花期天气潮湿时才对核盘菌用药。
图文原创:可丰乡田猕粉圈,转载请注明出处,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18030405084
我的微信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