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10月正是猕猴桃大量上市的季节,然而一则“请不要再买猕猴桃!”的消息在朋友圈疯传,让想要尝鲜的市民心里犯了嘀咕。消息称被誉为猕猴桃之乡的陕西周至县依靠膨大剂增产,而膨大剂会对人体神经系统造成伤害,造成儿童发育不良等。记者向青岛农科院专家求证得知,膨大剂是一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在猕猴桃在内的多种瓜果中广泛使用,正常使用膨大剂,在成熟瓜果中含量极低,对人体无害。
近日 ,岛城的水果摊上多了猕猴桃的身影,然而,朋友圈里热传的一条消息却给刚刚大批量上市的猕猴桃泼了盆冷水。该条消息图文并茂地展示称,被誉为猕猴桃之乡的陕西周至县,果农将树上的猕猴桃依次浸泡在掺兑好的膨大剂中,同时还指出,吃了膨大剂后,原本100克左右的猕猴桃可以净增重80克左右。更让人担心的是,消息称膨大剂还会对人体的神经系统造成伤害,也会造成儿童发育不良、痴呆等不良后果。
事实是:膨大剂安全性很高,100%含量的原药安全值是4918mg/kg,要知道食盐的值是3200mg/kg,比食盐还安全,它对植物有作用,对动物无作用!明白了吗? 再说农业生产的量很低,还要稀释六十万倍,一亩地只用小米粒那么一点点。相对于安全剂量,这么一点点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再说使用后还要自然降解100多天,猕猴桃才上市,残留有多少,自己想想。
(猕猴桃膨大剂,这是0.1%含量的,还要再稀释1000倍以上再使用)
10月8日上午,记者走访了市区几个果品批发市场,发现使用膨大剂并非猕猴桃的专利,西瓜、甜瓜、葡萄甚至蔬菜里的茄子等果蔬都会使用膨大剂。
“那些比较饱满的水果一般在开花坐果的时候都会用膨大剂,这个东西挺普遍的,没听说有什么问题。”在伊春路农贸市场上,一名张姓老板告诉记者,据他所知,现在市面上的葡萄、柿子、西红柿、苹果等多种果蔬都会使用膨大剂。
莱西农户李先生向记者透露,膨大剂在果蔬种植中使用很普遍,一般在花期末期开始坐果的时候使用,不同的果蔬使用量不同,用后效果也有差异。“在水果快成熟的时候就没人用了,因为这时候用了水果口感反而不好了,而且也不容易保存,所以上市的水果表面膨大剂残留量很低。”
10月 8日下午,记者就此咨询了青岛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果茶所专门从事猕猴桃种植研究的张翠玲研究员。张老师介绍,膨大剂属于植物生长调节剂中的一类,具有加速细胞分裂,促进细胞增大、分化和蛋白质合成,提高坐果率和促进果实增大的作用 。常用的有氯吡脲 、赤霉酸,可作为植物生长调节剂,1992年正式获准我国农药登记。
▲猕猴桃使用膨大剂(左)与未使用膨大剂(右)对比图,2020.7.23拍摄
按照国家标准GB2763规定 ,氯吡脲可以在猕猴桃中使用,最大残留量为0.05mg/kg。我国对植物生长调节剂采取了严格的安全管理措施和使用规定。在农业生产允许使用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必须要进行登记注册。在登记注册过程中,会对其安全性进行严格的评价和测试。
(使用了膨大剂之后可以明显提升红心猕猴桃的甜度,对所有猕猴桃品种均有效果)
“其实植物自身就会合成这类物质,只是种植户为了提高果蔬产量及品相,又通过外源途径添加了这类物质,正常剂量使用膨大剂,在果蔬成长中很快就被代谢掉了,即便最终残留了少量膨大剂被摄入,也不会对人体造成伤害。”
本文原文没有配图,所有配图为本网站拍摄照片配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