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5月13日,四川省农村科技发展中心聘请贵州大学、华中农业大学、四川省农业农村厅、重庆文理学院等省内外知名专家,在都江堰市胥家镇对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牵头完成的“猕猴桃设施栽培技术”和四川农业大学牵头完成的“猕猴桃溃疡病综合防控技术”两项重要科技成果进行了田间评价。
(猕猴桃溃疡病综合防控技术)
会议由四川省农村科技发展中心主任助理周华强副研究员主持,四川省农业农村厅特色产业处处长肖祥贵、四川农科院园艺研究所所长江国良研究员、四川农业大学新农村发展研究院院长张敏教授、四川省农业农村厅植保站罗怀海研究员到会指导。四川省自然资源研究院、成都市农林科学院、都江堰市农业农村局、雅安市农业农村局、苍溪县猕猴桃研究所以及四川国光农化股份有限公司、成都比昂科技有限公司等成果完成单位代表30余人参加了会议。
(猕猴桃溃疡病综合防控技术)
四川是世界上第一个红心猕猴桃品种选育地和全球最大的红心猕猴桃生产基地,也是我国野生猕猴桃种质资源重要分布中心。2008年,猕猴桃被列入四川十大特色优势农业产业进行重点支持,2016年省委省政府将有机猕猴桃确定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六大产业之一,2018年我省猕猴桃被遴选为全国农业重大技术协同推广试点项目。位于龙门山脉的都江堰市自1980年人工种植猕猴桃以来,产业发展优势特色突出,种植面积稳定在10万亩,被确定为国家级出口猕猴桃质量安全示范区和四川省级特色农产品优势区,‘都江堰猕猴桃’2007年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并先后荣获“北京奥运推荐果品一等奖”、“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金奖”、“全国果菜产业十佳质量信誉地标品牌”、“全国优质猕猴桃最佳外观奖”等殊荣。
(猕猴桃设施栽培技术)
近年来,随着我省有机猕猴桃产业快速发展,面临的问题日益增多,但影响最大的是溃疡病危害,该病因具有潜伏性、爆发性和毁灭性特征,被称为猕猴桃的“癌症”,已造成严重的生产损失。为破解溃疡病防控难的瓶颈,都江堰市政府与四川省农科院、四川农业大学等科研院校建立了院(校)市长效合作机制,在四川省农业农村厅的大力支持下,于2010年10月建立了首个猕猴桃避雨设施栽培大棚,开启了我省“猕猴桃设施栽培技术”先河,并在全省专家团队共同努力下,历经10年时间,围绕猕猴桃溃疡病综合防控做了大量探索和实践,取得了阶段性进展。
(红心猕猴桃溃疡病导致的毁园)
以贵州大学龙友华教授为组长的评价专家组对两项技术示范点进行了现场考察和田间调查,听取了四川农业大学龚国淑教授和四川省农科院园艺研究所涂美艳副研究员关于“猕猴桃溃疡病综合防控技术”和“猕猴桃设施栽培技术”详细汇报,经质询、讨论后,一致认为:“猕猴桃溃疡病综合防控技术”项目组针对猕猴桃溃疡病发生及蔓延日趋严重,缺乏有效防控措施的现状,从2010年开始,组建团队联合攻关,研究集成了“以抗病品种为基础,避雨栽培为核心,加强监测预警,冬季防冻并及时辅以药剂防治”的综合防控技术体系,实现了核心示范区综合防效90%以上。“猕猴桃设施栽培技术”项目组针对四川猕猴桃花期和采前雨水多,溃疡病危害重等问题,历时10年研究,设计推广了4种棚架类型,并通过棚内外果园生态环境变化规律、枝蔓和果实生长发育规律、产量及经济效益变化规律、病虫害控制效果等研究,集成了包含土肥水调控、花果管理、整形修剪、病虫害防控在内的猕猴桃设施栽培技术体系,产量、产值实现大幅度增长。两项技术创新性、先进性、实用性强,建议进一步加大示范推广。
肖祥贵处长在充分肯定两支团队10年工作成效的同时,指出:猕猴桃是山区百姓脱贫致富的支柱性产业,但是猕猴桃溃疡病导致百姓血本无归;本次评价的两项关键技术为阳光金果猕猴桃产业开出了一剂有效的处方;接下来还要在抗病、防病机理方面做更深入的研究,要针对不同的产区、不同地形,提前思考解决技术应用时可能出现的新问题;建议编制一本书,分发给每个乡每个村,让老百姓一目了然、充分掌握。
此次评价会议的成功召开,标志着我省以猕猴桃溃疡病防控为核心的关键技术创新工作取得良好进展。两项关键技术的快速转化应用必将为全省猕猴桃丰产稳产、提质增效、打造“世界红心猕猴桃之都”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资料都江堰农业农村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