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助银行杠杆资金力量 贵州修文贵长猕猴桃实现飞跃式发展
周珍品在电脑前正襟危坐。他的办公桌上竖着一块大屏幕,屏幕上是一片绿色的猕猴桃园。他拨动鼠标滚轮,一会儿放大画面查看挂果情况,一会儿又缩小画面看看整体的长势。1200亩猕猴桃种植园,现在有700亩已经挂果,周珍品加大了每天的巡视力度。再过3个月,这些果子将被摘下,送进包装车间,成为贵州猕猴桃知名品牌“7不够”。修文农业投资开发有限公司打造的“7不够”是修文猕猴桃的旗舰品牌。“7不够” 一直专注国内高端市场,近年来更远销俄罗斯、加拿大等地。2018年,“7不够”全年销售总额9500余万元。
“7不够”专注高端市场,远销俄罗斯、加拿大等地。成绩的取得,源于贵州银行金融助推修文猕猴桃产业供给侧改革。这场改革,真正地惠及了个体,激发了农民的内生动力。“7不够”是消费者口中的美味,更是周珍品和修文果农们生活的希望。
贵州省修文县是世界猕猴桃种植的优生区,在产业规模化、种植标准化、品控标准化、品牌营销化等方面实现了突破。“良好的气候条件、浓厚的人文气息、前瞻的产业规划,让修文猕猴桃的发展走在了国内前列,成为‘2018世界猕猴桃产业发展大会’的首选举办地。”推动果业发展由增产导向转为提质导向,促进果业绿色化、优质化、特色化和品牌化,有助于推进果业现代化发展,优化果品的供应链体系,有助于推动果农收入稳步增加,实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
创业:老兵结缘猕猴桃
1986年,周珍品从部队退役。在外漂泊20多年,2012年,他回到老家修文县香巴湖村,和4个村民成立了修文华云猕猴桃生态农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初期种植规模只有400亩。合作社成立之初,周珍品常常感到忧虑。“猕猴桃3年初挂果、5年才正式挂果,合作社无法直接见到效益,压力很大。”
周珍品介绍,修文县从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开始种植猕猴桃,香巴湖村是修文县众多种植猕猴桃的村子之一。2002年,修文县猕猴桃种植发展到鼎盛时期,种植面积到达5万亩。后来由于投入不足、管理粗放、营销无力等原因导致“果贱伤农”。之后,全县种植规模急剧萎缩,产业发展跌入低谷。
“种植猕猴桃很讲究,病虫害防治也是重点,没有专业的技术指导,很难种出好果。”周珍品说,“种植猕猴桃虽然辛苦,但我们不怕,我们最怕的还是产品销不出去。” 2015年修文农业投资开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修文农投)成立。公司创新了“公司(合作社)+农户+基地+市场”的发展模式,通过订单生产、股份合作等形式,建立利益共享、风险共担机制,把修文县分散经营的果农有效组织起来,并通过订单生产正面引导,开始形成稳步的带动效应。
▲猕猴桃高枝牵引
▲猕猴桃苗
▲阳光金果猕猴桃高枝牵引
▲红心猕猴桃参观
▲猕猴桃高枝牵引
https://www.mihoutao.biz/
“我们的猕猴桃2016年初挂果,正赶上修文农投发展的大好时候。修文农投不仅在管理、采收、病虫害防治方面给我们技术指导,还帮助我们把果子全部销售一空。”周珍品笑咪咪地说。
遇困:扶贫贷款注活水
修文农业投资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董瑜介绍,随着产业效应初显,当地果农在猕猴桃上又看到了希望,迫切地想通过修文农投的引领,提高收入和改善生活。而修文农投也在思索一个问题,“如何让修文猕猴桃带着千万果农的希望走出大山,成为高端水果市场最亮眼的那一颗?”修文农投决定构建标准化生产以及采后加工体系,把猕猴桃从非标商品打造为标准商品,延长货架期,把“7不够”品牌做大做强。
目前,修文农投已经建成了“猕猴桃基地种植—公司+农户—产品深加工—市场销售”的产业链,并将修文猕猴桃这一区域公共品牌,提炼出一个主打中高端市场的品牌——“7不够”,增加消费者对修文猕猴桃的辨识度,同时让果农也能共享品牌溢价。
2016年,修文县猕猴桃产业园正式开工建设。建设刚启动,修文农投就遇到了问题。“气调保鲜库、猕猴桃无损分拣线及包装车间、猕猴桃深加工生产线,总投资超过3.9亿元。这几个项目都得跟上,但公司刚发展起来,资金极度缺乏。”董瑜回忆,好不容易发展起来的修文猕猴桃产业,眼看就又要停滞了。“那段时间,我们压力很大,公司发展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果农的期望我们辜负不起。”
就在修文农投为资金发愁之际,贵州银行找上门了。“按照‘强龙头、创品牌、带农户’的思路,我们实地调查、多次走访,最终决定将修文农投猕猴桃产业园建设一期作为重点支持。”贵州银行贵阳修文支行行长梅莉说。2017年11月,贵州银行修文支行向修文农投发放1.76亿元产业扶贫贷款,期限10年,利率是同期基准利率下浮5%。在产业扶贫贷的帮助下,6240t超低氧动态气调库、AWETA智能光电分选线、48000t猕猴桃饮料、200t猕猴桃果干生产线如期建成。随着产业园的建立,“七不够”品牌打响,大山里的猕猴桃正式进军省内外高端水果市场。
“可以说,猕猴桃从非标商品转变为标准商品,是修文猕猴桃打入全国市场的核心支点。而要将猕猴桃从非标商品转变为标准商品,贵州银行的金融扶持是关键。”董瑜总结“7不够”的发展经验。同时,随着销售价格的提高,鲜果的收购价格也得到大幅提升,成本为2元/斤的猕猴桃,平均收购价从原来的3元/斤提升至5.5元/斤,果农鲜果销售收入增加近80%。
通过与贫困户签订种植合作合同,提供技术服务、农药化肥补助、并保底收购等增收措施,修文农投共计帮助建档立卡贫困户约350人脱贫,人均年收入约2.1万元。
带动:作物变了群众口袋却鼓了
“现在我们还带动了村里32户小户、散户一起种植,整个村里的猕猴桃种植面积超过了2000亩。”说起合作社的发展,周珍品脸上带着自豪的表情。“还有村民也想学习种植,和我们一起干。” 65岁的黄庭祥正是受益的村民之一。早在修文华云合作社成立之初,他就在合作社的猕猴桃园里打工。看着猕猴桃树喜人的长势,他逐渐起了单干的心。“种猕猴桃比种玉米划算多了,一亩地的玉米顶天只卖得到500块钱,猕猴桃盛产以后一亩收2000斤,再咋个一万块钱是有的嘛。”黄庭祥算起了经济账。
黄庭祥说干就干,2013年,他在自家的部分旱地里种猕猴桃,2017年,初挂果的猕猴桃就给他带来了5000多元的收入。“后来我把所有的玉米都刨了,全部种上猕猴桃,现在一共有20亩了。”黄庭祥对猕猴桃充满了信心。
目前,修文华云猕猴桃生态农业农民专业合作社有30名村民在果园长期工作,每年9月到次年3月的采摘、施冬肥、授粉期间,还要增加30多名临时用工。
遇上好天气,临时工每月可以开工25天,每天可以赚取80元-100元的工资。除此之外,村里还将国家专项扶贫资金一共22万元全部入股合作社,为村里的17户共29名低收入贫困户每年带来分红。
贵州银行1.76亿元产业扶贫贷支持的修文农投猕猴桃产业园建设,目前已经取得了“强龙头、创品牌、带农户”的实效。但更重要的是,金融助推猕猴桃产业供给侧改革的过程中,真正地惠及了个体,激发了农民的内生动力。猕猴桃让周珍品体会到了生活的甜蜜,也增加了信心。“我想在这条旅游公路边修一个小型的冷库,这几年旅游的过路人对我的猕猴桃都赞不绝口,有了冷库,我自己也能销售不少呢。”周珍品看准了乡村旅游的前景,把自家部分房屋改成了旅馆,又养起了跑山鸡,再适量种植一些艳红桃和冰脆李,周珍品的农家乐已经初具雏形。“‘桃源八寨’景区就在前面,看到那一片没有,都是村民的房子,很大很漂亮,离路边又近,等我先做起来了,就可以把经验分享给他们。”周珍品眺望对面的山坡,指着绿树环绕的一个小村落憧憬着。
修文县海拔适中、气候适宜、土壤有机质含量高,野生猕猴桃资源丰富,被业界专家称为“世界上最适合猕猴桃种植的地区之一”。修文猕猴桃品种名为“贵长”,属于晚熟品种,10月上中旬成熟,货架期30天,冷库保鲜可达4个月—6个月。修文猕猴桃在全国同类产品中品质上乘、先后获得“贵州省优质农产品”、“贵阳市知名商标”、“贵州省著名商标”、“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贵州省名牌产品”、“绿博会精奖产品”“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国家级出口猕猴桃质量安全示范区”等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