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儿子也成家了,我就能更加定心地做我想做的事,把猕猴桃果园搞搞好。”8日上午,刚忙完儿子婚礼的朱息梅对记者说。
(江苏红心猕猴桃春季管理)
朱息梅今年59岁,是江苏省常州市金坛区薛埠镇仙姑村阳山村村民。8年前,她在茅山地区第一个种植猕猴桃。而在此之前,作为一名农村妇女,她甚至不知道有一种水果叫猕猴桃。
朱息梅在家里四姐妹中排行最小,因为家境贫苦,母亲常年有病,10岁时她就得上山砍柴、挖草药,到西阳镇上卖了,补贴家用。那时,趁着做家务的空档,到离家不远的阳山小学趴在窗户外听一会儿课,是她最开心的事。
14岁时,朱息梅终于如愿进入小学学习。所以,到21岁才高中毕业。在离家外出寻求发展与留在家中赡养年近七旬而且体弱多病的双亲中,她最终选择了后者。
“从小到大,吃了不少苦,我有时候想想也觉得不甘心,不想就这样过一辈子。”2010年年初,当时的阳山村主任孔木罗找到朱息梅,带来了她人生的转机。原来,2009年9月常州人蒋吟风来到仙姑村,租下包括朱息梅家一亩二分地在内共33亩地种植猕猴桃,但蒋吟风本身工作忙,对农事也不了解,就托他人负责果园管理。半年过后,3000棵猕猴桃树全都因管理不善死掉,孔木罗希望朱息梅接手果园。
(江苏红心猕猴桃选果)
朱息梅发现常州市场的猕猴桃要么是外省产的,比如湖北、四川,要么是外国产的,比如新西兰,整个苏南地区很少有地产猕猴桃。于是,他暗暗下了决心。
“虽然跟农田打了半辈子交道,但那时候能不能种好猕猴桃,我心里也没底。”朱息梅告诉记者,经蒋吟风联系,52岁的她在2010年2月第一次离开金坛,到上海购买补种的猕猴桃树苗,并前往一家果园学习栽种、嫁接等种植技术。
2月份嫁接,5月初开花,12月份修剪。为了种好猕猴桃,朱息梅连续3年,每年至少3次,孤身一人辗转去上海学习取经。
2015年,朱息梅种下的徐香、金魁、红阳三个品种的猕猴桃树开始丰产,治理病虫害、疏果、摘芯、灌溉,她一个人实在忙不过来,也指望不上蒋吟风能帮忙,“忙前忙后也是为别人打工,我不如自己做”,朱息梅租下了这33亩果园。“红阳”猕猴桃市场前景广阔,供不应求。据2008年统计,全球猕猴桃总产在226万吨,其中我国50万吨,人均 仅0.4公斤,猕猴桃市场潜力巨大,京、津、沪等大中城市每年从新西兰进口部份猕猴桃。如果人均猕猴桃消费量 达1公斤/年,则我国猕猴桃的需求量为130万吨,全世界需求量约600万吨。因此,作为一种新兴水果,猕猴桃的 发展具有巨大的市场空间,而红阳猕猴桃潜力更大。
不料,天有不测风云。正当她盘算着2016年能有个好收成,纯收入能达50万元时,当年夏季的连续降雨和随之而来的持续高温干旱,给了她当头一棒。
▲golden kiwifruit vine
▲红心猕猴桃苗
▲猕猴桃冷藏库
▲阳光金果猕猴桃采收
▲猕猴桃高枝牵引
▲g3 kiwi kiwi picking
猕猴桃喜水怕涝,抗旱能力比一般果树差,连续降雨后,一旦天气转晴,温度很快回升,很多猕猴桃树就会萎蔫,甚至死掉。“那段时间,看着本来饱满的果子一个个干瘪,掉到地上,我每天到了果园就要流眼泪。”
为防止落地的果子腐烂产生病菌,朱息梅每天都要挑拣600-700斤的烂果子出园倒掉。虽然每天早晚都为果树浇水,但已无济于事,9月初,开始出现死树。她急得吃不下饭、睡不着觉,病倒了,连续挂了10天水。33亩猕猴桃树,最后只有6亩存活下来。
本月5日,记者在6亩猕猴桃园看到,由于前段时间持续高温,今年猕猴桃的长势也并不理想,预计9月、10月份只能收到近1000斤果子。猕猴桃不像别的水果,不用等到完全成熟就可以采摘。要想吃上味美香甜自然熟的猕猴桃,就得等待它从坚硬到柔软,从酸涩到香甜的过程。如果迫不及待的话,挑选几个熟透的苹果,让苹果和猕猴桃紧紧“拥抱”在一起,密封保存,只要1到2天,猕猴桃就会变软成熟。
这两年连续亏本,没有资金补种,27亩地只能荒着,每年租金还得交。朱息梅只能一边忙着6亩地的田间管理,一边去各处做除草、花木修剪等零工,用赚到的工钱补贴猕猴桃果园的成本,但仍然入不敷出。
朱息梅的猕猴桃不打膨大剂,而且只施农家肥,口味酸甜,每年的回头客特别多。再过1年,朱息梅就要60岁了,她现在的心愿就是希望能得到帮助,让她把果园坚持办下去。“这是我喜欢做的事,也积累了手艺和经验,我不想荒废掉。”